發布時間:[2021-11-29 17:40 ] 瀏覽次數:377次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
根據《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於開展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優化提升專項工作的通知》(交公路明電〔2021〕127號),2021年6月至11月,我部組織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開展公路交通標志標線排查評估和優化提升工作,目前階段性實施工作基本完成。經交通運輸部同意,現將有關情況公布如下。
一、總體實施情況
本次專項工作堅持“短期解決突出問題、長期健全完善機制”的工作思路,重點聚焦高速公路樞紐互通立交及出入口、新舊公路並行交匯、多運輸方式銜接等交通組織復雜路段,採取優化調整措施,提升交通標志標線與關聯路網協調適應水平。各省份按照部統一部署,全面推進各項工作。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結合本地實際,分解落實工作任務、細化工作措施,制定本地區實施方案。多個省份成立了以分管廳領導任組長的專項工作小組,明確分工、壓實責任,並建立了信息報送制度,及時通報進展情況。吉林省交通運輸廳將專項工作納入黨史學習教育民生實事進行再部署,立足爲羣衆辦實事、辦好事,切實將工作任務落實到位。
二是加強部門聯動。公路交通標志標線涉及多部門,各地加強部門聯動,推動專項工作順利開展。山西省交通運輸廳函請省公安廳交管局提供全省高速公路測速裝置詳細清單,對286處已廢棄的測速設備配套標志進行了清理,並拆除提示語標志105處。山東省交通運輸廳針對省公安交管部門提出的137處優化提升建議和全省違法抓拍數量前20名的高速公路點位,組織公路運營管理單位開展了針對性排查。寧夏回族自治區交通運輸綜合執法部門聯合屬地政府和相關部門,共拆除清理非公路標志353塊。
三是緊密聯系羣衆。各地堅持“問需於民、問效於民”的工作原則,積極引入社會監督機制,暢通公衆建議渠道,充分了解羣衆意見和建議,推動專項工作更接地氣、更貼民意、更有溫度。江西省交通運輸廳在收費站入口、服務區內開展問卷調查,廣泛聽取司乘人員對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的意見。吉林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徵集全省高速公路交通標志改進意見的公告》,並通過門戶網站和中國吉林網、吉林日報、今日頭條等微信公衆號公開徵集社會意見。
四是健全長效機制。部在各地工作基礎上,推進《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公路交通標志和標線設置規範》《公路交通標線通用技術規範》等標準規範制修訂。同時,會同公安部擬結合公路安全設施和交通管理精細化提升行動,健全完善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動態評估優化長效機制。安徽、廣西、重慶、新疆等省(區、市)交通運輸廳(局)組織編制了本地區技術指南。湖南省交通運輸廳完善公路交通標志標線設計審查制度,將施工質量考核納入信用評價。貴州省交通運輸廳要求各級公路管養單位從2022年起,按規範要求開展公路交通標志標線性能定期檢測。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組織修訂公路交通標志標線管理制度,使標志標線優化提升工作常態化、制度化。
經統計,本次專項工作通過增設、更換、調整及拆除等方式,共優化提升交通標志12.8萬塊、交通標線1309萬平方米。其中,高速公路交通標志5.95萬塊、交通標線775萬平方米;普通公路交通標志6.85萬塊、交通標線534萬平方米。總體上看,本次專項工作有效提升了公路交通標志標線設置水平,進一步增強了公路行業服務意識,取得了較好工作成效。根據部現場調研以及各地工作總結情況,部決定對山西、吉林、江西、山東、湖南、廣西、重慶、貴州等省(區、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予以表揚。
二、調研檢查有關情況
專項工作期間,部組織技術支持單位先後對浙江、廣東等地開展現場調研檢查,並提出了整改意見。從調研檢查情況看,部分路段交通標志標線設置存在一些共性問題。一是強制性標準規範執行不嚴,標志標線不統一、不規範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二是交通標志標線設計精細化水平不高,動態評估及優化提升工作機制還不健全。三是新技術、新產品使用效果跟蹤觀測不夠。
爲切實推動問題整改,充分發揮警示作用,現公布4起違規設置公路交通標志標線案例(見附件)。各地要舉一反三,引以爲戒,科學精準提升公路交通標志標線設置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壓實主體責任。相關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督促公路建設和管理責任主體抓緊整改,有關整改結果請於2022年1月底前報部。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從案例中汲取經驗教訓,結合本地實際,健全動態排查整治機制,發現一起、整改一起,立查立改、形成閉環,壓緊壓實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建設和管理主體責任,樹立“小設施、大民生”理念,持續推進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優化提升。
(二)科學規範設置公路交通標志標線。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加強設計文件審核,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規範中交通標志標線有關強制性要求,不得擅自調整國標行標相關規定或執行不符合上位標準規定的地方標準。要進一步提升設計精細化水平,加大實地調查力度,準確把握突出問題。鼓勵施工前現場確認設計、完工後實地檢驗行車效果,必要時調整完善設置方案,切實將優化提升工作做實、做細。
(三)開展符合公路發展特點的技術創新。各省級交通運輸管理部門要將調動技術創新積極性和維護標準規範嚴肅性有機結合,堅持問題導向、應用牽引,鼓勵多路徑研究探索,嚴格多樣化測試驗證,綜合考慮實用功能、社會效益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穩妥推進新技術應用,強化使用效果觀測評估,不斷提升新型設施的實用性、穩定性、可靠性。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
2021年12月24日